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別讓Mbps嚇到了你

經常會在這方面搞混,記下來。
  MB/s和Mb/s是有區別的。其中大B代表Byte(字節),小b代表bit(比特 或 位)。
    1 Kb = 1024 bit
    1 KB = 1024 Byte
    1 Mb = 1024 Kb
    1 MB = 1024 KB
    1 Byte = 8 bit
   1 MB = 8Mb
   1 Mb = 0.125 MB
  數據傳輸率的單位一般採用MB/s或Mb/s。
  在數據傳輸率上官方數據中(如電信部門)一般採用Mb/s為單位。
  而下載軟件(如IE、迅雷、快車)一般採用MB/s為單位。
  
  寬帶最高下載理論值:
  1Mb/s = 0.125MB/s = 128KB/s
  電信部門說的1M寬帶的M是指Mb/s,下載軟件時的傳輸率是MB/S,也就是1M寬帶下載速度最快128KB/s,再去掉損耗也就是120KB/s左右。按這個說法10M的寬帶最快下載速度是1.25MB/s,100M的寬帶最快下載速度是12.5MB/s。
   其實,所謂1M寬頻,其實是指1Mbps(每秒百萬位元)線路速度,而其下載速度計算方式是1 x 1024 / 8 = 128KB/sec(每秒128位元組),但這只是理論上的速度,因為在實際應用上,還要再減去大約25%網絡速率的損耗。
  據TMnet Streamyx官方網站披露,除了以太網絡標頭值(Ethernet Header)之外,這些流失因素包括傳輸控制協議標頭值(TCP Header)有5至10%的傳輸消耗,而異步傳輸模式標頭值(ATM Header)則多達15%。
  因此:1M寬頻的實際上網速度是1乘以1024和除去8,得出128KB/s再乘75%,等於96KB/s,就是你的1M寬頻網絡的真正速率。
  目前我國寬頻上網速度介於512Kbps至2Mbps之間。同樣的道理,在2M或512K也是一樣。512K則是512Kbps(每秒千位元)。以此計算的話,我們可以粗略得出目前寬頻的實際下載速度:
  寬頻線路速度 理想下載速度 實際下載速度
  2Mbps 256KB/s 192KB/s
  1Mbps 128KB/s 96KB/s
  512Kbps 64KB/s 48KB/s
  一般說來,頻寬越大,下載速度就越快, 但下載速度除受服務供應商因素所影響外,用戶本身所使用操作系統、瀏覽器及電腦配備等因素,亦可影響寬頻速度,其中又以最大傳輸單位(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設定錯誤問題最為常見。
  
  別讓Mbps嚇到了你
  
  什麼是512Kbps?2Mbps上網速度有多快?Kbps和Mbps又如何加以區分?
  「Mbps」和「Kbps」等字眼經常在媒體出現,儘管很多人知道這些是網絡速度的計算單位,但很少人知道它們之間的差別,以及其實際速率的計算法。
  每天翻開報紙或雜誌、扭開電視或收音機,穿插在新聞內容的「Mbps」和「Kbps」常會被錯誤引用。即使是經常採訪資訊工藝新聞的IT記者,也常會對此混淆不清,因而鬧出許多笑話。
  例如:明明是1Mbps,被當成1Kbps,又或者把大寫KB/s,當作小寫的Kb/s。這種錯誤就像是跑得快的免子,卻被形容為烏龜一樣滑稽。
  每秒千位元或百萬位元
  所謂的Mbps其實是指每秒百萬位元(Megabits per second),而Kbps則是每秒千位元(Kilobits per second)
  也許你會問:「位元又是什麼?」其實,電腦是以Bit(位元)和Byte(位元組)作為計算單位。bit是「binary digit」的縮寫,它是電腦辨識訊息的最小單位,再上一個更大的單位為位元組(byte)。
  由於八個位元一組(8 bits = 1 byte),我們常在電腦打的每一個字體或符號等資料,通常會以位元組的方式來打包。一個位元組代表示一個字符,例如「Q」、「4」或「,」等,都屬於一個位元組。
  正如長度計算單位的公尺(Meter,M)和公里(Kilometer,KM)的情況一樣,電腦將位元組的一千倍稱作KB(Kilobyte)。而KB的一千倍為MB(Megabyte)。
  當然,一千倍是籠統的說法。由於電腦使用的是二進位系統,準確的倍數計算法是二的十次方,因此1KB相等於1024個位元組。
  KB和Kb大小寫意義不同
  一般用來上網的數據機及網絡通訊的傳輸速率都是以「bps」為單位,例如14.4Kbps,28.8Kbps,56Kbps,1Mbps及2Mbps等等。
  無論用作電腦儲存或網絡速度的計算單位,Kb/s和KB/s英文字母大寫和小寫之意義截然不同,這是許多人常會犯錯的地方。
  大寫的B代表位元組(Byte),小寫的b則代表位元(bit),所以MB(Megabyte)是百萬位元組,Mb(megabit)是百萬位元;KB/s是每秒千位元組,而Kbps則是每秒千位元。
  網絡速度單位之間關係:
  ●Kb/s=每秒千位元,用於線路速度。
  ●KB/s=每秒千位元組,用於下載速度。
  ●1KB/s = 8Kb/s
  ●1 Byte(位元組) = 8 bits(位元)
  ●1 Kb(千位元) = 1024 bit(位元)s
  ●1 KB(千位元組) = 1024 bytes(位元組)
  ●1 Mb (百萬位元)= 1024 Kb(位元)
  ●1 MB(百萬位元組) = 1024 KB(位元組)
   MB/s的含義是兆字節每秒,Mbps、Mb/s的含義是兆比特每秒,前者是指每秒傳輸的字節數量,後者是指每秒傳輸的比特位數。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Byte是字節數,bit是位數,在計算機中每八位為一字節,也就是1Byte=8bit,是1:8的對應關係。因此1MB/s等於8Mb/s。因此在在 書寫單位時一定要注意B字母的大小寫,此時B字母的大小真可以稱為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原文:http://blog.163.com/heavenhades/blog/static/158388692009428681737/
  (個人總結一下Mb/s、Mbps的區別)
  p = per = /

Email主旨亂碼 =?Big5?(Q|B)?xxxxxxxxxx ?=

一、前言:
   您還記不記得,在多年以前,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尚未流行之前,大家收發信件所使用的工具,不是Netscape就是Eudora;那時大家在寫中文信時,並沒有發生什麼困難。直到 Internet Explorer出現之後,大家發現,收回來的信件中,總是在主旨欄內看不到正常的中文字,而是看到以=Big5為開頭的一些亂碼,後來慢慢地發現所收的 信件中,主旨欄以=Big5為開頭亂碼愈來愈多,逼得到最後,心不甘情不願地將自己原來習慣使用的郵件工具改換為Outlook Express。

二、說明:
  到底為什麼大家非得使用Outlook Express作為收發郵件工具不可呢?得簡單,它預設的信件傳送格式是獨有的,Microsoft老大哥絕對不會遵循大家既有且通用的格式,如此才能慢慢地將大家同化,而改用它的產品,而目前這個目標就快達成了!
  原來Microsoft運用了小技巧,讓我來詳細說明吧!

  在原本Internet世界中,所有的Server幾乎都是Unix的天下,若瞭解Internet的發展史,應該說是在Unix環境下,才產生Internet的。

   信件在遠端收送時,必須透過一個大家共同遵循的協定,如此大家才能順利地將信件正確的收發。信件在達端收送,可分為兩部分,一是送信,一是收信;送信協 定為SMTP(Simple Mail Transhfer Protocol),收信協定則是POP(Post Office Protocol)。

   一般在歐美國家的環境中,所有文字只用到7Bit,所以在整個傳送的協定,都只有7Bit來傳送;但Internet發展到其他各地時,因各地文字之關 係,文字有的使用到第8Bit,因此在送信協定(SMTP)中又增加了擴充的功能叫ESMTP(Extented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其增加了額外的命令及編碼的功能,讓8Bit的資料能以7Bit編碼的方式來傳送信件。

  
在 擴充的送信協定(ESMTP)中,提供了MIME(Multiparpose Internet Mail Extersion)的編碼方式,但只是針對信件內容(body)而言;對信件的header(含To:,From:,Message ID:,Subject:,Status:...等)部份,若有用到8Bit文字時,則採用UUencode編碼。

  再來我們介紹一下
MIME格式: =?國家碼代號?編碼方式?內容.....?=
國家碼代號=>英文:US-900A,中文(Big5內碼):big5
編碼方式===>Q:Quoted-Printable,B:Base-64
以中文字為例,您看到的MIME編碼後為=?big5?B?...........?=這行文字看起來有沒有很熟悉呢?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由Outlook Express所寄出來的Header部份: Message-ID: <004401bf0562$db9b86c0$18e412a3@manager>
From: =?big5?B?vbKrVKhr?=
To: =?big5?B?sWmnu6n6?=
References: <000201bf0514$ec8e5960$0c0aa8c0@jang-home>
Subject: =?big5?B?UmU6IKZVpuyl66bxLKdAt36o06RGLi4u?=
Date: Thu, 23 Sep 1999 09:27:53 +0800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multipart/alternative;
boundary="----=_NextPart_000_0041_01BF05A5.E99D3500"
X-Priority: 3
X-MSMail-Priority: Normal
X-Mailer: Microsoft Outlook Express 5.00.2314.1300
X-MimeOLE: Produced By Microsoft MimeOLE V5.00.2314.1300
Status: RO

不論是From:,To:,Subject:,看到的均為=?big5?B?......?=,這是什麼意義呢?原來Outlook Express將整個Header部份,全部以MIME格式編碼。

問題就在這邊,以ESMTP協定來看,Header部份是UUencode,body部份才是MIME,Microsoft這會兒都用MIME編碼!所以大家看到的主旨才會是=?big?B?.......?=,而不是中文字!

   想當初大家都用 Eudora 或 Netscape 收信,都沒什麼問題,主旨使用中文完全沒有問題,遇到中文就用Uuencode,中文完全沒問題;可是Outlook Express一出現,軟微老大他在」主旨」方面的編碼,也給你用Mime格式編碼,大家原本使用的Eudora或Netscape收信,主旨從此就看不 到正確的中文字,只看到=Big5.....?=這些亂碼了,被迫得大家非得使用Outlook 或 Outlook Express看信不可。


三、設定方法:
   將 Outlook 信件處理中,信件傳送格式不論是純文字或HTML(預設是HTML格式),MIME格式必須將編碼關掉(不選Quoted Printable或Base 64,要選"無"),且須設定"表頭容許8位元字元";或是乾脆許取選取Uuencode方式;如此便能正常地顯示中文字!
  現在請大家廣為推行,每次設定Outlook時,信件傳送格式若用Mime格式,就不要編碼且須設定"表頭容許8位元字元",或大家乾脆使用Uuencode編碼,讓非Microsoft的信件處理程式,也能順利地看到中文字,不再受軟微老大的壓榨!


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什麼是RDIMM?什麼又是UDIMM呢?

Intel 5500系列至強CPU20093月份推出,大家在為該系列CPU選購主機板時應該可以看到記憶體支援選項一般都是2種,一種是支持48G、一種是24G,同一個伺服器主機板怎麼會是兩種不同容量的記憶體支援呢?秘密就在記憶體類型一個是RDIMM,一個是UDIMM

那什麼是RDIMM?什麼又是UDIMM呢?
RDIMMRegistered DIMM,表示控制器輸出的位址和控制信號經過Reg寄存後輸出到DRAM晶片,控制器輸出的時鐘信號經過PLL後到達各DRAM晶片。
UDIMM
Unbuffered DIMM,表示控制器輸出的位址和控制信號直接到達DIMM上的DRAM晶片。

RDIMM
registered DIMMRegistered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帶寄存器的雙線記憶體模組。Registered記憶體本身有兩種工作模式,即 Registered模式和Buffered模式。在支援Registered工作模式的主機板上工作時,Registered記憶體工作於 Registered模式,這時主機板上的位址信號和控制信號會比資料信號先一個時鐘週期到達DIMM,送入Register晶片後會在其中停留一個時鐘週期,然後在下一個時鐘信號的上升沿從Register輸出,與此時從主機板上到達DIMM的資料信號一起同時傳送到SDRAM。當Registered記憶體工作在普通的主機板上時,為Buffered工作模式,這時所有的信號也基本上是同時到達DIMM再同時傳送到SDRAMRegister晶片這時在功能上只相當於一個簡單的Buffer,其輸入到輸出之間是直通的,只簡單的起到改善位址信號和控制信號的作用,時序上與Unbuffered記憶體是一樣的。 (一般用於伺服器)
UDIMM:
無緩衝雙通道記憶體模組 (Unbuffered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sUDIMM).(一般常用的記憶體條,用於一般家商用)